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我校网络思政骨干和网络教育名师,强化网络育人作用,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就做好烟台大学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之“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专项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简介
“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是我校于2018年重点建设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网络媒介为主要阵地,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为基本理念,以“讲好烟大故事、传播烟大文化、唱响烟大声音”为工作主旨的网络文化创作与传播工作团队,主要负责学校新媒体矩阵的内容创作与日常运维。多年来,该工作室聚力做大做强学校新媒体主账号,积极打造适应网络时代分众化传播趋势的校园融媒体矩阵,充分发挥信息发布、新闻宣传、思政育人、文化传播的功能,大力宣传学校发展成就,及时回应广大师生关切,广泛传播正能量文化,在对内凝聚思想共识、对外树立社会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入选“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建设计划创新重点项目”,2023年获评全国教育媒体融合优秀案例。
二、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烟大特色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品牌和文化集群,培育网络教育名师,进一步提高网络育人实效。
三、申报对象
在编在岗的辅导员、思政课教师。
四、申报方向和数量
申报人需聚焦“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围绕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官方微博、视频号、抖音等学校官方新媒体矩阵日常运维以及优质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等内容,填写项目申报书,学校将根据具体申报情况,遴选5-7人作为工作室核心骨干,负责相关平台运维及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开展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
五、申报条件
1.具有丰富的网络思政工作经验,能够围绕网络教育工作开展研究,形成较突出的育人效果和系列研究成果。
2.熟悉互联网传播规律,较为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或负责的网络平台有长期稳定的流量,有较大数量的关注群体。
3.具有较强的新媒体选题策划能力、文稿撰写能力和较好的审美素养,创作的网络文化作品引发师生较大数量的关注。
4.擅长结合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新特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创作形式多样的网络作品,如微电影类、动漫作品类、网文类、摄影作品类、音频作品类、短视频类、应用开发类(包括H5、小程序、APP)等。
六、项目管理和条件保障
1.项目依托“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开展,由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处协同管理和建设。
2.入选工作室骨干团队的人员,须围绕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着力打造具有烟大特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网络教育阵地,依托“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现有的微信、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创作和推出大批优质网络文化作品,每年度提交工作报告。
3.学校将对入选烟台大学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之“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专项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工作经费支持,颁发聘任证书,提供相关培训机会,并择优推荐申报教育部和山东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
七、遴选程序
申报人需填写《烟台大学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之“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专项申报书》(见附件),由所在单位党组织盖章后提交至党委宣传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将对申报人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后开展评选,确定最终入选该专项的人员名单。
八、申报要求
请有意向的人员填写《烟台大学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之“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专项申报书》,于5月14日前将报名表纸质版(一式两份)报送至党委宣传部(办公楼312室),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loveytu1984@163.com。
联系人:亓健生、孙艳,联系电话:6(90)2840。
附件:烟台大学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之“烟大之声”网络文化工作室专项申报书
党委宣传部 学生工作处
2025年5月6日